
2011-登山記錄-MOUN031
名稱: 岩藏山、石空山、火燒寮山
日期: 2011.05.29.(星期日)
天氣: 晴
人員: 一人獨行
0600 開車出發,先送人到基隆火車站會合。
0610 基隆火車站放人之後,開車循「濱海公路」(台2省道)往「頭城」方向去。
0701 過「福隆」。
0718 過「大里天公廟」。
0736 到達「慶天宮」,停車於此廟隔馬路對面路旁的停車場。「慶天宮」位於「濱海公路」(台2省道)「131公里」里程牌之前,由基隆過來,廟在「台2省道」右側,停車場在左側。因記錄寫著「慶天宮134K」,所以一路開車至過了133K,見到「接天宮」牌樓,才發現走過頭了,然後再回頭,稍微耽誤一點時間。
0743 整裝之後出發,先到「慶天宮」去拜拜求平安,然後循廟的右側小水泥車道進入,不久便穿越鐵路下面的涵洞。
0800 約過涵洞後30公尺,水泥路「Y」分叉處,左右水泥路皆不取;取直進入古道入口,入口布條多,有鐵牌標往「象寮古道、石坑山步道」,一路沿溪溝右側上,路況良好。待出小竹林之後,溪溝在右邊;然後切過小溪溝,續上,溪溝又在左邊。
0805 上稜坡緩,此為「外澳嶺頭」,小休。
0815 接上土面產道,此為「山豬窟」,路口有一堆小鐵牌:左緩上往「石空古道」、右平緩往「岩藏山約20分」、來路為「慶天宮20分」。取右續踢土面產道,經過左邊小果菜園、水池。
0820 土地廟「明湖福安宮」前方約10公尺處,岔路口:直走「明湖福安宮」先不取;取右廢產道往「岩藏山」,約需15分鐘。
0823 「十」字岔路口:左為水管路;右明顯山徑往下可接產道「更新路」,往「金斗公廟」約20分鐘;取直走進入保線路,往「岩藏山」,布條很多。
0827 經過右邊「016」電塔,左邊見到一顆水泥基樁,續行仍是保線路,好走。
0834 一路循腰繞好走的保線路繞啊繞的,眼看就要繞出「岩藏山」,而往「頭城第五公墓」方向去了,發現走過頭,折返。
0837 (回程)左邊見到不很明顯的山徑,指向不遠上方的稜線,入口有片舊布條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上了再說。
0841 邊追蹤布條邊硬闖,上了稜線,路跡已經很渺茫,布條也若有若無。進入芒萁之後,更是路跡全無,統統被芒萁蓋滿了,開始找、找、找。
0849 終於還是硬闖過芒萁,而登上「岩藏山」(H184M、土調局圖根點),山頂小空幾乎快全被芒萁吞沒了,勉強在此照了幾張相,沒有視野。
0855 原路下山。
0900 一路跟著「童心王」的布條指示走,看看能不能走比較像樣的山徑下山,結果無用,跟到稜線半途,便失去布條,失去路跡了,只好折返,對著自己的航跡原路下山。
0904 接回0837保線路,取左原路出去。
0910 回0820岔路口,右走到「明湖福安宮」去休息、拜拜。
0916 續行,循土面產道繼續走。過土地公廟之後便遇寬大右岔路,往「石空古道、五岔路口」,不取;取直續走。
0921 過鐵板橋,過後走約20公尺,左邊見到上坡山徑,此為古道口,有布條,取之。
0926 跨越駁崁,繼續上走約15公尺,穿越產道,繼續直上古道,路況較佳。
0948 古道一路蜿蜒長上,沿途多竹林,至叉路口:直上往「石空山、坪溪、灣潭」;左下往「古厝、產道」;取直上。
1002 小小崩塌處,小心拉繩過。
1010 左邊遇上坡山徑叉路口,路跡清楚,往「石坑山約15-20分」,此為登山口,取之。
1025 一路上坡,先是竹林(細倒竹很多),再是雜木林,最後一段滑溜的芒草黃泥陡上坡,然後登上「石空山」(又名「石坑山」,H515M、土調局圖根點),山頂樹木圍繞,沒有視野。但半山可以眺望周圍諸山稜線,視野不錯。山頂續行有左右兩路:左路較為寬明,往「火燒寮山、石空古道」;右路較小,研判應該是循稜下「越嶺點」的山徑,本來很想走右路,但沒有準備航跡,沒有把握,只好放棄。
1033 保險起見,原路下山。
1047 回1010登山口,取(回程)左繼續往上。
1050 過溪,溪上本來有便橋,但已毀。過溪後左邊應有「石坑山」另一登山口,但是已經全無路跡了。
1100 越嶺點,漂亮的休息空地,此處亦為叉路口,左山徑循稜可上「石空山」,看樣子路況似乎不差且有布條;取直走續行,緩下再緩上,此為「坪溪古道」,寬大好走,多杉木林,沿著「坪溪」的溪流右側而行,走來相當舒服。
1101 約只走30公尺,右邊見到明顯小山徑岔路口,上坡循稜走,入口有布條,此為往「叢雲山」或是「梗枋古道」的稜線山徑,不取;繼續直走寬大的「坪溪古道」,經過右邊路旁的水泥基樁。
1111 到達第一過溪點(「坪溪」上來的第二過溪點),放眼看過去,不禁傻眼:此過溪點不知何故,竟然形成大水塘,估計最深之處,水深高過肚皮,除非「游」過去,否則必然無法過。若是走到此才原路折返,實在心有未甘,於是在此附近找尋是否可以過溪之處,或有過溪之法,但結論是皆不可行。想打電話通知在「烏山62號」休息的隊友,卻苦無收訊,只好折返。
1125 回到「越嶺點」前,再度見到1101往「叢雲山」的稜線路山徑入口,心想此路亦可銜接「坪溪古道」,不妨試走看看,或許能夠避開1111的過溪點,於是(回程)左切上稜。一路山徑很小,路跡若有若無,上上下下,左彎右彎,幸好「逍遙遊」的布條綁得蠻密集的,得以順利往前推進。
1155 小鞍部「十」字岔路口:右下「梗枋古道」路明;左下「坪溪古道」路明;直走循稜往「叢雲山」(約120-150分),山徑較小草較雜;取左緩下銜接「坪溪古道」。
1202 過溪(「坪溪」),水量大,水的衝力也大,但小心過,無問題。過完溪之後,穿越一小片爛泥沼澤。
1205 接回「坪溪古道」,取右出「烏山62號」農家。
1210 再過溪(「坪溪」),水量大,但無問題。
1214 左切過水泥小拱橋,續往前走約50公尺,便到達「烏山62號」農家,在此與一眾隊友會合,大休息。
1310 休息完畢,與「朝陽隊」眾隊友,原路回走「越嶺點」方向上山。
1316 到達1210過溪點,全體小心過溪,頗費一些時間。
1325 到達1205岔路口,在此等待後面隊友。因前方過溪點(即1111過溪點)水深無法過,本擬帶領隊友左切,走稜線路繞過。此時前嚮導邦兄提議再去看看1111過溪點。
1330 數人再度來到1111過溪點,觀察地形之後,發現過溪點之所以積水成塘,是因為下游約10公尺處崩塌,土石帶下來樹木,把溪流水道堵住,溪水回堵而形成大水塘,這種情形無法從上游之處看得清楚。經過邦兄勘查地形,發現從崩塌處踩樹幹過溪,並無問題;問題是過溪之後離古道尚有約二十公尺的距離,必須自行開路過去。於是與邦兄二人先行過溪探路,發現雖然坡度略陡,但踩出踏點仍屬可能,於是決定在此開路過溪,如此比走稜線路繞過,至少可省半小時以上。
1353 全員全部安全過溪,續行「坪溪古道」。
1402 再度到達1100「越嶺點」,嚮導們決定不上「石空山」,續行下「越嶺點」。
1439 回0948古道岔路口,(回程)左下為來路不取,取右下「石空產道」。
1446 一路竹林下坡,到達古厝農戶,有位農婦正在房屋前庭剝桂竹筍。記錄上稱此古厝為「象寮古厝」,記錄如下:「象寮古厝,位於象寮產道路底。這座古厝造型頗為奇特,據…說,它和日本的合掌屋有點神似。H253m」。續行,右轉過古厝前,銜接產道外出。
1456 感覺方向正朝著「象寮古道」去會合,不能老是朝這方向走。見到右邊有產道岔路,似乎應該右轉了,但此岔路一路上坡且偏右走,方向有點奇怪。然後發現往下續走約20公尺,右邊還另外有條岔路產道,只是路口有木牌寫著「私有林地」,兩岔路不知該走哪個才對,嚮導們在此探路、詢問,花費不少時間。
1513 決定走第二個右岔路,即是入口有「私有林地」的產道進去,一路上坡。
1522 到達產道盡頭農家,於該農家門前右側山徑入口進入,走該山徑到「接天廟」。
1524 過小鐵板橋。
1526 過小溪。
1530 一路上坡,終於上到高點,開始下坡,竹林。
1534 走出山徑,來到「接天廟」,拜拜、休息。此處為四岔路口:廟右有兩路,為寬土面步道或產道,右路上坡,指向「石空山」方向;左路平緩,入口有指標牌寫著「往太和山主峰頂步道,步行時間約1.5小時」。另外,廟前有水泥產道可以下山。根據「太和山」紀錄寫著「太和山頂(H705M),係石空地區最高峰,山頂立有玄天上帝神座,據接天宮廟志工所言,此步道為宗教朝山之路,山頂可眺蘭陽地區、龜山島 、鶯子嶺…。」
1548 續行,走「接天廟」前水泥產道下山。
1553 下到溪(「梗枋溪」上游),過「多孔橋」(修建中的四孔水泥橋),過橋之後左邊即見到山徑入口,小鐵牌寫著「往五岔路口5分鐘」,取之。走此山徑雖然是抄近路,但可能是錯誤的,因為沒有經過「石空聚落」的岔路口,錯過了。
1600 到達「五岔路口」:右後平緩寬土路,約20公尺左轉即是「黃金嶺福德宮」土地公廟,續走小段便接上石空產道,此是本來應該要走的路,可到往「火燒寮山」登山口岔路,很近。右前有寬大土面產道上坡,走此路亦可接石空產道,而到前述往「火燒寮山」登山口岔路,也很近。左下亦為寬大土面產道,可接回石空產道過溪處。直走寬土石階梯步道為「石空古道」下山之路;先在此小休。
1604 「朝陽隊」大隊人馬循前方「石空古道」下山了。我因為還想上「火燒寮山」,所以告別隊友,在此研究地圖,找尋切往「火燒寮山」登山口之路。
1606 因為GPS所拷貝的航跡,不知為何緣故消失了,在此猶疑一陣,覺得沒有把握,所以也取直走的「石空古道」,先往下走再說。
1609 經過右邊緩上寬土石路(像產道的樣子),往「接天宮」不取;仍直走緩下。
1612 經過「店仔地」,左邊有個小涼亭。
1620 岔路口,看起來像是「十」岔路:右邊過小石板橋有清楚的山徑,但沒有布條;左邊似乎也有山徑岔路,左右邊皆不取,直走繼續走古道往下。
1627 右邊跳石過溪,又見到清楚的岔路,這次在路口見到不少的布條,航點標為「清潭岔路」。心想:已經下到約150公尺的高度了,而「火燒寮山」高度為310公尺,如果繼續往下走,回頭上攻的落差也更大。此岔路口布條多,路徑清楚,再怎樣也必須右切了;雖然路況陌生,仍毅然決定取右切過溪。過溪之後便一路上坡,坡度略陡,直到上了一座小小山頭為止,山徑寬大好走,一路都有布條。
1639 過小小溪,有水。
1642 到達「012」號綠色電塔,右切穿越電塔下方,然後接上寬大保線路(或是廢產道)續行,緩上。
1645 經過右邊廢產道岔路,不取;續直走再左彎。
1646 一下子便接上馬路了;穿越馬路,對面寬大山徑入口,就是「火燒寮山」登山口,取之,一路寬大好走泥土山徑上山。
1651 接上「火燒寮山」環狀登山步道,石板梯步道,路況良好;翻越繩索圍欄,進入步道,取左往上。
1654 步道岔路,取右上;約20公尺再遇步道岔路,取左上,右過「011」號電塔;約再走5公尺又遇步道岔路,取左上;約10公尺再遇步道岔路,取直上。總之,「火燒寮山」環狀登山步道,有如蜘蛛網般交錯著。
1702 再遇步道岔路,取左上,過左邊「010」號電塔之後「Y」岔路:直走仍為環狀步道下山;取左寬大土面山徑緩上登「火燒寮山」,此區步道左右面視野絕佳,而左前下方,便是聞名的「金車城堡(伯朗)咖啡館」。
1709 登「火燒寮山」(H310M、3-1070),山頂視野有限,續行有左右兩路:右路不明;左路較清楚,往「1.黃金嶺土地公;2.頭圍山、礁水坑山」。休息、拍照。
1725 下山;因為車子停在外澳「慶天宮」那邊,而且天色已晚,考慮再三,還是走原路回去最近,最安全,應不會摸黑。
1735 步道經過「金車城堡(伯朗)咖啡館」上方,此處視野真棒;然後左切,回來路。
1741 回1651岔路口,取右翻越繩索圍欄,進入寬土路下山。
1743 穿越馬路,進入1646寬大土面保線路,緩下。
1753 回1627岔路口,過溪回「石空古道」,取右下山,走約10公尺,見到「清潭」的標示牌,繼續沿著溪左下山。
1756 過溪,續走約10公尺便是「榕嶺土地公廟」,拜拜之後繼續下山。
1803 到達「榕嶺」,右岔路往「飛行傘基地」不取;仍直走下山。
1808 岔路口,右寬大主線路相思林緩下,不取;取左土面步道下「外澳火車站」。
1813 到達「外澳火車站」,出車站,取左踢「台2省道」往停車處走。
1824 回停車處,「慶天宮」正對面,簡單換裝。
1834 開車回基隆。
1915 路經「福隆」,大塞車。
1922 龜速行走好一段路,至「台2丙省道」岔路口,左轉捨「台2省道」而進入「2丙」。
1942 開始走「猴牡公路」。
1958 進入「猴硐」。
2003 進入「瑞芳」。
2019 回基隆家裏,結束行程。
GPS航跡檔